“这两年,咱矿职工的创新热情高涨,‘五小’创新成果由过去的每年十几项增加到现在的每年上百项......”11月18日,谈及河南能源义煤公司常村煤矿(以下简称常村煤矿)职工创新成果时,该矿工会负责人李运涛自豪地说。
为加强技术创新与科技市场管理,营造“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尊重劳动”的良好氛围,进一步激发全员自主创新潜力,提高矿井核心竞争力和整体技术水平,常村煤矿近年来围绕“以科技促生产、以科技保安全、以科技增效益”目标,创新管理方式,从“阵地建设、机制完善、平台打造、作用发挥”四个方面边实践、边探索、边总结、边提炼,逐步形成了具有常村特色的“四个三”工作法职工创新品牌,有效激发职工创新热情,破解生产难题,取得了显著成效。
罗永福创新工作室研制的多功能液压支架运输平板车,有效地解决了大吨位支架的运输问题,节约材料费约200多万元。机电创新工作室围绕工作面缩面改造煤流系统永磁电滚筒安装难题进行攻关,提前10天完成了煤流优化改造任务。女工创新工作室围绕下智能化工作面远程故障会诊进行攻关并取得成功,2024年以来会诊井下各智能化工作面故障20次,解决生产难题20项......近年来,常村煤矿先后建成了以全国技术能手、全国技能大师罗永福领衔的罗永福创新工作室,以三门峡高技能人才、义煤公司大工匠曲伟领衔的机电创新工作室,以河南省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三门峡最美女工柏莉领衔的女工创新工作室。2024年以来,三个创新工作室立项34项,已完成28项,这些成果为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激发创新活力,如同在企业发展的征程中点燃强劲的新引擎。在常村煤矿,这股活力正澎湃涌动,管理机制的创新更是值得一提。
常村煤矿牢牢牵住科技创新这个“牛鼻子”,建立健全评审表彰机制、收购推荐机制、考核奖惩机制“三项机制”,以保障安全、提升效率、增加效益为主题,开展生产实用型科技创新;以激活全员科技创新意识为抓手,全面开展岗位科技创新;以市场化为平台,加快科技成果推广转化,形成了以总工程师为首的技术管理体系,建立科技创新管理机构,制定年度及季度科技创新工作计划,每季度召开一次科技创新推进会,规范评审考核流程,落实创新工作,通过正向激励,使广大职工从创新中尝到甜头、得到实惠。2024年以来,该矿收购优秀科技成果43项,“五小”成果30项,实用项专利2项,企业技术标准1项,收购金额19.52万元。其中,《仰采煤柱面分源注液态CO₂惰化防火技术研究》技术荣获国家专利;“12345”煤层综合防火技术管理体系创建及应用,实现撤除面零自燃目标,获得2023年中煤协会创新成果奖。
常村煤矿积极搭建OA展示平台、搭建模型展示平台、搭建交流展示平台“三个平台”,鼓励职工OA展示平台上留言评论,提出改进意见,不断完善创新成果;组织职工轮流观摩“五小”成果展开云 开云官方网站示推广会,启发职工创新点子;开展创新经验交流会,相互学习借鉴,相互交流提升,鼓励职工参与技术攻关项目、科技创新任务产。2014年至2024年,矿上共举办了四届科技创新“五小”成果展示推广会,展出 “五小”创新成果320项,表彰优秀“五小”成果169项。
树高百尺,难离厚土滋养;枝繁叶茂,缘有雨露润泽。为使创新成果更好地走向“应用场”,该矿发挥教育培训、指导服务、师徒帮带“三个作用”,为企业发展注入澎湃势能。
该矿定期组织区队技术人员和职工进行新知识、新技术、新设备学习,开展技能培训和实操演练,提升职工的技术水平和业务能力。组织创新团队深入井下一线、区队车开云 开云官方网站间,开展技术交流、指导服务,有效解决生产中的技术难题。安排大工匠、高技能人才、技术能手,开展“一帮一”“师带徒”“匠带兵”活动,将个人的先进经验转化为群体的技能优势,培养壮大职工创新队伍。2024年以来,共组织技术培训26期516人次,组织工匠、技师到井下一线、区队车间开展技术服务149次,组织67名劳模、工匠、高技能人才分别与转岗和新上岗职工签订了师徒合同,开展传帮带活动。其中,2023年度河南能源电器防爆检查工技能竞赛第一名高超峰和所带徒弟赵栋2024年分别获得河南省电器防爆检查工第四名和七名,代表河南能源获得河南省团体第三名,并完成了义煤公司2024年度首个揭榜挂帅项目。(闫乐乐 李运涛)